初到檀香山 - 夏威夷
发布于: 2013/01/02  6:15 pm
檀香山简介
檀香山,或音译火奴鲁鲁(Honolulu),为美国夏威夷州最大的城市暨首府。在夏威夷语中,火奴鲁鲁意指「屏蔽之湾」或「屏蔽之地」。因为早期本地盛产檀香木,而且大量运到中国,被华人称为檀香山。城市位于欧胡岛东南方沿岸,有一个区域称叫作「火奴鲁鲁区」。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在2004年7月1日的统计数据,檀香山人口总数为377,260人;而火奴鲁鲁郡(约是整个欧胡岛)则有900,000人。在夏威夷,地方政府的管辖范围仅至「郡」的等级,而火奴鲁鲁郡则包含了欧胡岛上所有范围(约600平方英里)。
地形及气候
檀香山座落在北纬21度18分32秒西经157度49分34秒,虽然位于热带地区,但夏威夷群岛位在海洋中央,又有加利福尼亚洋流经过能调节温度,因此气候(温度和湿度)较为温和。一月的最高与最低日均温分别为摄氏18/27度(65/80 °F),七月则为摄氏23/31度(74/88 °F)。全年中的任何一天当天的最高气温都极少高过摄氏33.5度(93 °F),而低于摄氏15度(50 °F)的气温一年中仅会出现一丶两次。
旅游景点
夏威夷主教博物馆(Bishop Museum)
珍珠港美军战舰亚利桑那号纪念馆 (The USS Arizona Memorial - Pearl Harbor)
伊奥拉尼宫(Iolani Palace)
檀香山艺术学术博物馆(Honolulu Academy of Arts)
波里尼西亚民族文化园 (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
钻石顶火山径道(Diamond Head Crater trail)
窦氏果园罐头厂(Dole Cannery)
国家太平洋纪念公墓(National Memorial Cemetery of the Pacific)
丽昂植物园(Lyon Arboretum)
威基基海滩(Waikīkī Beach)
北岸海滩(North Shore Beach)
阿拉莫阿那中心(Ala Moana Center)
檀香山唐人街(Chinatown,Honolulu)

檀香山与孙中山兴中会
  檀香山为孙中山创立兴中会的地点。1893年冬孙曾召集郑士良丶尤列等在广州广雅书局内南 兴中会旧址园抗风轩开会,讨论成立一个以“驱除鞑虏丶恢复中华”为宗旨的团体,未果。1894年秋孙从国内来到檀香山,决心组建革命团体,得到当地华侨数十人的支持。11月在火奴鲁鲁卑涉银行华经理何宽宅举行革命团体成立会,出席者有孙中山丶何宽丶李昌丶刘祥丶程蔚南丶邓荫南等20余人。孙主持会议,提议团体定名为兴中会,并宣布所拟的兴中会章程。章程规定兴中会以“振兴中华丶维持国体”为宗旨。会议选举刘祥丶何宽为本会正副主席,黄华恢为管库,程蔚南丶许直臣为正副文案,邓荫南等为值理。入会者填写盟书,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会后相继加入者有90余人。夏威夷的革河丶茂宜两地成立分会,孙眉丶邓荫南分任主席。11月24日开始收取会员底银及会股银,共收得美金1388元。后邓荫南变卖全部家产,孙眉也将农场部分牲畜低价出售,筹得6000余元,作为日后起义经费。关于兴中会创立的时间与地点,邹鲁在1929年出版的《中国国民党史稿》中主张1892年成立于澳门之说,后冯自由等撰文指出其误。1944年7月12日中国国民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124 次会议根据兴中会创始于檀香山的史实,决定以11月24日为中国国民党创党纪念日。

檀香山与华人
  华人为檀香山的开发和繁荣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十八世纪,华人最先到这里开发资源,种植甘蔗丶香蕉丶菠萝和采伐檀香木。檀香山也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879年随母亲到檀香山的约拉尼学校就读,后来还在当地的最高学府奥休学院深造。孙中山青年时代就开始在檀香山从事革命活动,1894年曾在那里组织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此后多次经由那里赴欧丶美宣传组织革命。在檀 香山国际机场的中国花园,一座孙中山的石像端坐在花园的中央,以永远纪念这位举世闻名的伟人。

夏威夷风俗
很多东方人来到夏威夷后,发现夏威夷的很多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国家很相似。从夏威夷的人口组成来看,百分之六七十的人口是东方人或东方人的后裔。也许东方人,特别是东方新移民来到夏威夷后,发现夏威夷尽管是美国五十个州中的一个州,她比美国本土更具有东方民族的特性,没有东方人在美国本土常常遇到的种族歧视,所以尽管夏威夷生活费用很昂贵,他们还是很愿意留下来生活。
夏威夷的风俗习惯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游客到夏威夷匆匆一瞥,看到的夏威夷风俗习惯其实很表面。近百年来,夏威夷因为风景秀丽成为世界上闻名的旅游胜地,整个黄金海岸线威基基海滩地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在那里悠然自得地度假。游客在那里遇见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是和他本人一样,是从世界各地来的。在游客地区,所有的服务业都围绕着游客服务,从白天的观光到晚上的草裙舞,职业服务人员为了制造友好的气氛,增强游客之间的凝聚力,开场白常常是教游客一些夏威夷的招唿语,如“你好,谢谢,再见”,诸如此类。“阿喽哈”是夏威夷土语的招唿语,包括中国人语言中的“你好”“谢谢”“再见”的意思,游客很乐意学,乐意练,而且乐意带回母国传授给亲人朋友。久而久之,在威基基生活区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特殊的生活习惯,就是人和人见了面,不管认识和不认识,见了面就是一声“阿喽哈”。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到过夏威夷的游客十有八九以为夏威夷人的习惯就是见人就喊“阿喽哈”。连得我这个在夏威夷本地生活了十五年的人,跑到其他国家去,在那里见到来过夏威夷的人,他们见我面的第一个欢迎词就是“阿喽哈”!
其实,现代的夏威夷风俗习惯已经融入了世界各地民族的风俗习惯了。比如你到夏威夷人家里作客,首先要脱鞋子才能进去,这个习惯其实是从日本人那里搬来的。再说穿西装,在夏威夷只有在参加婚礼丶上法庭和参加葬礼的时候才穿,这习惯是夏威夷土风与西方习惯的一个折中的混和,因为夏威夷天气很热,根本穿不了西服,但偶尔一穿,表示尊敬与隆重。学生毕业典礼,结婚丶生日等,最常见的礼品是用鲜花编成的花环;有客从远方来,或要送亲人出远门,送花环可以表示爱情和关怀……送花环才是夏威夷真正的古风。
如果想要真正地了解夏威夷的风俗习惯(现在几乎不存在了),就必须了解夏威夷在白人文明进入之前的习俗,即夏威夷卡普制度时期的风俗习惯。卡普制度是在1820年左右消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