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华人资讯网5月14日(记者Grace)基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日前的授权许可,美国疾控中心(CDC)5月12日表示,建议美国12岁至15岁人群使用辉瑞和BioNTech公司合作开发的新冠疫苗。美国总统拜登认为,这是美国在疫情抗击工作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并鼓励青少年家长带孩子接种新冠疫苗。而5月13日起,加州的主要疫苗接种点开始接受青少年的疫苗接种预约。
然而,当华人家长们得知这一最新消息,却对孩子要不要接种疫苗,何时接种疫苗一事上颇有争议。
有华人家长向记者表示:“疫苗有很大副作用,听说还有打了差点死掉的,所以,目前自己不会打,更不会让孩子打。”当记者继续问从何处听说,家长提到某些华文自媒体文章经常报道。
果然,记者发现大量标题哗众取宠,内容前后矛盾的华文自媒体文章对华人家长的影响深远,而且部分热心的家长不仅自己看完后心有余悸,还会传播到朋友圈和学校家长群里。诸如某小孩打完疫苗后去夏威夷却死亡的假新闻,并善意的劝其他家长:“保守一点,孩子打疫苗的问题上,觉得还应该再等等吧……”
图:家长对话 (来源:某华人区初中学校微信群) 当然,更多家长是支持孩子接种的,但很多家长表示要等6月初学期末考试完再打,原因是担心疫苗的不良反应会影响考试发挥。在各家长微信群里,持有这一想法的人占大多数,也符合华人家长重教育重考试的思维。
住在San Bernadino County的蔡先生则不然,他属于积极支持打疫苗并且马上去打的少数华人家长之一,5月13日,他得知针对12岁以上青少年的辉瑞疫苗当天开放,马上就在网上进行预约,顺利约到附近体育场第二天的appointment,成为最早一批接种的华人家长。
蔡先生表示:“我在4月和5月已经分别打完两针疫苗,第一针无任何反应,第二针反应比较大,出现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的现象,休息了一天,但第三天基本恢复,所以,哪怕孩子会出现同样难受的现象,我也支持他们打,早打早安全,也是支持疫苗更快普及和推广。我的孩子打了,也是给孩子的同学们一个积极正面的鼓励。”
“当时儿子问,打针会不会疼?我说不疼;女儿也问,打完会不会很难受,我说,可能会有副作用,但一两天就消失。医学工作者好不容易把疫苗研发出来,你们尽快打,也可以鼓励你们的同学尽快打。这样大家就能和从前一样见面、聚会、一起玩了。”
5月14日下午1点半,蔡先生带着他12岁的儿子和15岁的女儿开车去了sport center。
图:接种点 (来源:sport center 官网) “没想到人这么少,可能因为是周五,大部分家长上班没能带孩子来,整个停车场非常空旷,基本上看不到车进来,也看不到人进来。本来我太太想拍个视频,给孩子记录这个重要历史事件,不过保安制止她继续拍摄,只好把手机收起来,这里管的非常严格。“
“一共分三步,第一步是大门口登记,检查大人和孩子的身份证明,第一拨的工作人员会刻意的问家长,你的生日、你孩子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然后才拿表格让你填写。第二步是室内登记,第二拨的工作人员看完表格后会问大人几个关于孩子有无过敏、发热、得病的问题,确定无误后,在登记表格上盖章,第三步才是打针,第三拨的工作人员再次问孩子几个问题,才开始填写疫苗卡并打针。孩子们都说不疼。”
整个篮球场稀稀拉拉摆了十几张工作台,大约十多位工作人员,来的孩子非常少,所以工作人员们基本无所事事。体育场里最明显的告示牌上写着:please no photography。我太太觉得很很遗憾,因为给孩子接种疫苗那一瞬间照张相做个纪念都不让,可能是担心疫苗话题太敏感会引发医疗医疗纠纷吧。”
图:篮球场 (来源:sport center 官网) 打完,我们陪孩子在空旷的休息区坐了15分钟,几乎见到没有其他孩子进来。临走前,休息区的工作人员会审查的确是过了15分钟观察期,才允许孩子离开,并给孩子发了一根棒棒糖和一张疫苗贴纸作为奖励。总体感觉,青少年接种比成人接种在细节上更严格。”
图:休息室(来源:蔡先生) 蔡先生表示,6月4日,他的两个孩子将接种第二针辉瑞疫苗。